电子跟踪为两种最大的鲸鱼物种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见解
一条蓝鲸在加州海岸外游泳。
使用电子标签的研究人员能够在数周内监视南加州沿海的蓝鲸和长须鲸,从而为了解这两种最大的鲸鱼的摄食行为提供了新的见识。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两种物种的雄性和雌性的摄食强度和栖息地利用存在差异的证据。
“通过这些标签收集的信息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描述鲸鱼在数小时,数天和数周内的摄食行为规模,这是我们以前无法做到的,”高级教师拉德·欧文(Ladd Irvine)说道。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助理,也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鲸鱼大部分时间在白天进食,通常短时爆发,持续一到两个小时,但在白天也很少连续进食,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以整天进食。
欧文说:“我们能够量化喂食周期(不间断的喂食周期),发现喂食周期的持续时间与喂食成功的另一项指标-猎物捕获事件的数量(称为喂食弓步)相关,” Irvine说。“这意味着鲸鱼在它们喂食更多的地区停留的时间更长。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补片的获利能力,因为鲸鱼应该停留在一个区域,并且在猎物丰富的地方觅食更长的时间,而在猎物稀缺时继续前进。”
这项发现发表在本周的《生态与进化前沿》杂志上,可能对管理蓝鲸和长须鲸种群产生影响,而这两种鱼类在美国都被列为濒危物种。
在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哺乳动物学院2014年标记南加州外地季节期间拍摄的大鲸鱼照片。
在2014年和2015年,研究人员在南加州的Point Mugu和San Miguel岛附近标记了八只蓝鲸和五只鲸鱼。两种物种都经常在该地区繁殖,以磷虾为食。
先前的鲸鱼监测工作完全依赖于位置跟踪,该跟踪可以告诉研究人员鲸鱼在哪里旅行,而不是沿途发生的事情。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的标签是由俄勒冈州立大学与Wildlife Computers Inc.合作开发的,其中包括用于运动监控的GPS以及每秒记录鲸鱼移动时其行为信息的功能。标签上的加速度计和其他传感器可测量弓箭的进食行为以及pes的频率和深度。
OSvine农业科学学院渔业与野生动物系的博士生Irvine说:“研究鲸鱼的最困难的事情是,当它们潜入水面以下时,您就无法真正跟随它们。”“从这些标签收集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鲸鱼详细信息,它们比以前更可能在更长的时间里做什么。”
标签在蓝鲸上平均停留22天,在长须鲸上大约停留14天。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这些标签更快地从长须鲸中脱落,但这可能与它们的运动和在水中更快的速度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鲸鱼都有类似的进食回合特征。在一次平均喂食回合中,蓝鲸在约3.3小时内赚了24比索,而长须鲸在2.7小时内赚了19比索。研究人员说,相似性不足为奇,因为这两个物种的大小和饲料都相同。观察到的细微差异可能是由于对补丁特性或猎物类型的偏爱。
“这项研究代表着我们对鲸鱼觅食生态学的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鲸鱼栖息地特聘教师职位的丹尼尔·帕拉西奥斯(Daniel Palacios)说,他是该论文的合著者。
他说:“通过在数天和数周内从鲸鱼身上收集数据,我们就能够获得与生态和管理相关的,有关饲养强度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变化以及时空变化的大量新信息。” 。“我们能够回答诸如喂鲸多久的问题?补片的尺寸是多少?鲸鱼找到下一个斑块之前需要移动多远?雌性和雄性进食的强度相同吗?这似乎令人惊讶,但是研究鲸鱼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我们缺乏很多此类信息。”
但是进食可能并不是鲸鱼唯一的想法,因为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两种物种的雄性和雌性之间的运动差异都很大。
“雄性在南加州海上形成了巨大的环,而雌性则紧贴海岸。这些路线可能以某种方式与繁殖行为有关,如果在南加州繁忙水域的特定地区更可能遇到一种性别的鲸鱼,可能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他说:“尽管结果令人兴奋,但我们从这组来自13只动物的初始数据中得出的关于鲸鱼行为的结论应被视为是初步的。”“这些数据是对被标记的鲸鱼行为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描述,但最终它们代表的是相对较少数量的个体,占据了它们整个范围的一部分。”
他说,理想情况下,将从不同的地点或不同的鲸鱼中再次收集相似的数据,以确定观察到的喂养和其他行为方式是否代表了更广泛的人群。
欧文说:“尽管如此,这些信息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蓝鲸和长须鲸饲养生态的理解。”“当我们继续在其他地方和季节研究它们时,我们看到的这些个体是否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尚待确定的问题。我们仍只是对鲸鱼行为的了解还不够。”
###
该论文的其他合著者是OSU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的Barbara Lagerquist和Bruce Mate。这项研究的资金是由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提供的,作为与HDR公司分包的海洋物种监测计划的一部分。
参考:Ladd M. Irvine,Daniel M. Palacios,Barbara A. Lagerquist和Bruce R. Mate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蓝鲸和鳍鲸的摄食行为规模,对斑Pre有影响”,2019年9月10日,生态与进化前沿.DOI:
10.3389 / fevo.2019.00338